"
说到“公积金如何撤销”,这话题听着就透着一股子“办完事了,但这钱好像还能再用用”的劲儿。很多朋友一上来就问,能不能直接提出来,或者说,我房子卖了,这公积金账户里的钱,能不能像银行存款一样,随时取出来?其实,事情没那么简单,也并非所有情况都能“随心所欲”地撤销。
很多时候,大家对公积金的理解,可能还停留在“存钱交钱”的阶段,很少有人会去想“撤销”这回事,毕竟它不像xyk那样能让你“花未来的钱”。但实际上,随着生活变化,比如换工作、房子卖了、或者一些特殊情况,确实有人需要处理这个账户。而“撤销”,说白了,就是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,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,取出来。
关于公积金如何撤销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离职。没错,离职确实是办理公积金转移或销户的一个重要节点。但关键在于,你离职后,这个公积金账户是跟着你走,还是就留在原单位了?这中间的衔接,处理不好,有时会有点麻烦。
在我接触过的不少客户里,离职了,然后就想着把公积金取出来。但问题是,你离职后,如果找到了新单位,一般是要办理公积金的转移手续的。这个转移,是将你原单位缴纳的部分,连同你的个人账户信息,一起转到新单位的公积金账户里。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保证你缴存年限的连续性,对你后续使用公积金贷款,尤其是二套房贷款的利率,是有影响的。
所以,如果不是特别特殊的情况,不建议直接“销户”撤销。一旦销户,你之前所有的缴存记录,包括年限,可能就得不到了。我记得有个老哥,换了三个工作,每次离职都想着把公积金全提出来,花完了。后来想买房,要贷款,发现之前的缴存记录基本没了,这对他的贷款额度和利率影响挺大的,最后折腾了好久才把一些情况说清楚。
当然,如果你是离职之后,不再国内工作,或者说,已经退休,那可以考虑办理销户提取。但这也不是说你一声招呼就行,得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,比如户口迁出、出境定居证明等等。具体需要什么,每个地方的规定可能都有细微差别,最好还是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一下。
除了离职,还有一些情况,虽然不是直接“撤销”整个账户,但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提取公积金。比如,你买了房子,但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够,你就可以用公积金账户里的钱来偿还贷款。这算是一种“提取”,但账户本身还在,只是里面的钱用掉了。
再比如,有些地方允许在退休后,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账户里的余额。或者,如果你因为重大疾病,导致生活困难,也可能符合提取条件。这些情况,虽然也能把钱拿到手,但性质和“销户”完全不同。账户还在,你还是那个账户的缴存人。
我遇到过一个案例,有位女士,早年买房付了首付,公积金账户里攒了不少钱。后来房子想卖掉,但卖房子的钱,再加上自己手里的钱,还不够还剩下的房贷。她就想把公积金账户的钱取出来,直接还房贷。这种情况,就属于“偿还购房贷款本息”的提取,账户还在,只是钱减少了。
那么,到底什么时候能算得上是符合“撤销”的条件呢?这真的得看具体政策。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去你公积金缴纳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official website查询,或者直接去柜台咨询。他们那里有最权威、最及时的信息。
一般情况下,如果你的公积金账户状态是“封存”状态,并且你满足了特定的提取条件(比如上面说的离职且不再境内工作、退休等),这时候才有可能办理销户提取。如果账户还是活跃状态,说明你还在缴纳,或者你只是暂时没有使用公积金,那想“撤销”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我曾经尝试帮一个朋友咨询,他离职后,公司一直没给他办转移,账户就一直挂着。他当时以为可以直接取出来,结果被告知,必须先办转移或者销户。而销户的条件,他当时还不满足。所以,一旦出现离职,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公积金的去向,千万别让它“黑户”了。
关于公积金如何撤销,我个人觉得zuida的误区就是很多人觉得“反正都是我的钱,我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”。殊不知,公积金本质上是一种政策性的住房储蓄,它的使用有其特定的政策导向。它鼓励你用它来买房、还贷,而不是让你随意支配。
另外一个误区就是,很多人觉得离职了就等于“销户”。其实,离职只是一个触发条件,关键在于你离职后的状态。如果你马上又在新单位入职,并且办理了转移,那账户就跟着你走了,并没有“撤销”。
我的建议是,在任何情况下,都要保持对公积金账户的关注。特别是换工作的时候,务必确认清楚公积金的转移或封存情况。如果将来有购房、贷款的打算,尽量保持公积金账户的连续性,这对你是有好处的。不要因为一时的方便,而影响了长远的利益。如果真的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取,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流程和所需材料,避免跑空或者延误。